防彈衣能讓士兵在火舌下安然無恙嗎?
來源:中國軍網發布時間:2020-06-03 10:49
好防彈衣,用料是關鍵
研究防彈衣,首先需要了解防彈衣的防護機理。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。衣套常用化纖織品制作。防彈層是用金屬、陶瓷片、尼龍、凱芙拉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、液體防護材料等材料,構成單一或復合型防護結構。防彈層可吸收彈頭或彈片的動能,對低速彈頭或彈片有明顯的防護效果,在控制一定的凹陷情況下可減輕對人體胸、腹部的傷害。
防彈衣之所以具有防護作用,防彈層功不可沒。因此,梳理防彈層材料的發展,可以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清晰的防彈衣發展之路。
而戰爭同樣是促進防護裝備發展的關鍵因素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,出現了以天然纖維織物為服裝襯里,配以鋼板制成的防彈衣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,彈片的殺傷力增加了80%,而傷員中70%因軀干受傷而死亡。各參戰國,尤其是英、美兩國開始不遺余力地研制防彈衣。
1942年10月,英軍首先研制成功了由三塊高錳鋼板組成的防彈背心。美軍則在1945年6月研制成功鋁合金與高強尼龍組合的M12防彈背心。值得注意的是,M12防彈背心采用了當時最新研制成功的尼龍66合成纖維。此后,合成纖維逐漸取代高強度鋼板成為防彈衣的主要材質。
未來防護裝備真的能像科幻片里那樣無堅不摧嗎?
上世紀70年代初,一種具有超高強度的合成纖維———凱芙拉由美國杜邦公司研制成功,并很快在防彈領域得到了應用。凱芙拉的成功以及后來的特沃綸、斯派克特的出現及其在防彈衣的應用,使以高性能紡織纖維為特征的軟質防彈衣逐漸盛行。
然而,對于高速槍彈,尤其是步槍發射的子彈,純粹的軟質防彈衣仍是難以勝任的。為此,人們又研制出了軟硬復合式防彈衣,以纖維復合材料作為增強面板或插板,以提高整體防彈衣的防彈能力。
編輯:倪銘君